【文章導讀】過了40歲,手機電腦上的小字看不清了,手里的書本報紙越拿越遠了,盯著看了一會就吃不消了,這就是老花,人人都會得的病,沒有任何人能躲過老花。
什么是老花
醫(yī)學上定義 “老花”是一種生理現(xiàn)象,和我們眼內(nèi)的晶狀體脫不了關系。晶狀體是有彈性的,年輕時候彈性非常好,人的眼睛就是通過晶狀體形狀的改變來達到看近、看遠的目的。然而年紀漸漸增大,晶狀體也悄悄發(fā)生著改變。晶狀體越來越硬,進而彈性減弱、調(diào)節(jié)力也下降了。這時候,就是老花發(fā)生了。
老花了怎么辦?
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醫(yī)生對此的建議是,40歲以后,出現(xiàn)老花眼的癥狀,如看近處的東西看不清楚,看東西頭暈,就應該及時就醫(yī),在排除眼部疾病的情況下,驗配合適度數(shù)的老花眼鏡,注意千萬不要去地攤上隨意購買,更不要使用放大鏡看報紙,對眼睛的傷害都很大。
那除了戴眼鏡,還有其他方法嗎?有!
除了老花鏡外,還有一種應對老花眼的辦法——手術。
“把眼睛里已經(jīng)老化的晶體,取出來,換成一枚人工晶體。”廈門眼科中心張廣斌院長講到,這樣一來,眼睛就能重新使用調(diào)節(jié)、看清楚東西了。這一手術方式不僅僅適用于老花眼,同時也能夠解決白內(nèi)障、近視的問題。這種手術是非常安全的,因為這枚人工晶體的生物相容性非常好,植入眼睛之后不會被身體免疫系統(tǒng)識別,能保持終身的手術效果。而且整個手術微創(chuàng),不用打針、吃藥,視力恢復很快,手術后第二、三天就可以正常地生活了。
目前 的人工晶體是蔡司三焦點人工晶體,這一晶體是一圈圈的同心圓結構,就像一個切開的洋蔥,每一個圈的焦點都不同,因此能夠同時滿足近(30公分)、中(60公分)、遠(5米遠處)三個焦點、三個距離的不同視力需求。
比如說吧,開車時,我們需要看遠處的路標、指示燈,中距離處的儀表盤、導航儀,更近距離的手表、方向盤——這就是不同距離的視力要求,過去人工晶體只能滿足看近看遠,而現(xiàn)在通過三焦點人工晶體置換術能一次性滿足近、中、遠的全程視力。
張廣斌院長介紹,2015年廈門眼科中心率先引進了蔡司三焦點人工晶體,成為德國蔡司三焦點人工晶體置換手術中國示范中心。患者獲得滿意的視覺質量。
推薦閱讀:蔡司三焦點人工晶體
掃描二維碼關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微信
掃描二維碼入群獲取更多眼科資訊